医我看|97.5%市域内住院率!珠海高水平医院建设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
8月28日,医看院率院建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召开媒体通气会,市域设推上新发布全市高水平医院建设新成效。内住数据显示,珠海2024年珠海市域内住院率达97.5%,高水位居全省第三,平医绝大多数居民已能在“家门口”享受优质医疗服务。动医

专科建设提质扩容
近年来,疗服力再珠海持续推进高水平医院和重点专科建设。台阶目前全市拥有二级以上医院16家,医看院率院建其中三级甲等医院6家,市域设推上新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、内住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、珠海珠海市人民医院、高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、平医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、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(珠海)医院。

高水平平台建设不断完善,已建成2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、3家省高水平医院和1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。全市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、省级重点(特色)专科52个,能够开展肿瘤消融、心脑血管介入、器官移植、人类辅助生殖等高难度诊疗技术。
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医政科四级主任科员杨锦洲介绍,2025年还将支持35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,其中18个布局在西部地区,促进资源均衡。
人才建设加快布局
“多让青年人才挑大梁,是我们优化队伍结构的重要方向。”珠海市卫生健康局人事科负责人李雪介绍,近年来珠海累计引进和培养国家、省、市各类卫生专业人才称号人员约120人。截至2024年,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博士658人、硕士3328人,数量较2020年大幅增长。

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郭煜介绍,该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设“医学+X”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,由理工科科学家和临床专家联合培养未来医学人才,这是推动医工融合、科研与临床双向驱动的重要探索。

信息化赋能基层服务
高水平医院建设也体现在服务网络的延伸。珠海正重构以居民为中心、信息化为支撑的医疗服务新机制,三级医院专科医生与家庭医生“全专协作”,为居民提供基本诊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。
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福智介绍,截至2024年,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87.95%,实现健康服务全覆盖。依托“健康珠海”APP,213万人实现预约挂号、医保结算“一码通用”,平台日均访问量约3.5万人次,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信息化发展指数第一。

大湾区居民共享优质医疗
港澳居民对珠海医疗服务的认可度不断提升。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科教宣传科科长李宁介绍,2024年港澳居民在珠就诊量达28.52万人次,同比增长27.9%。2025年全市共有5家医院正式开通珠澳“点对点”跨境转运,并于5月7日首次启用,病人交接仅用时39分钟。

此外,2025年5月,珠海市人民医院、中山五院还成功入选香港“长者医疗券”大湾区试点,为65岁符合资格的香港长者提供费用保障,让香港老人能在珠海享受同标准医疗服务。
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
“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最终目的,是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。”罗福智表示。2025年,全市共有8个重点建设项目,总投资75.78亿元,其中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、市人民医院主体综合楼等项目将于年内建成。下一步,珠海将继续在专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信息化赋能和湾区协作等方面协同推进,让更多市民与湾区居民共享高水平医疗成果。